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83章 断刀与美雪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,分毫不差,不会像前世那样,看起来都不一样。

    前世这段开场戏份在道具的逼真程度上,限于当时的技术,确实做得不好。

    但以徐导演的严谨认真,肯定把活做得很细。

    就算是小成本片,他也会认真对待,会把细节扣得很细,拍出来才会精致,效果才会好看。

    事实上,道具本身材料不贵,但道具师们的人工贵很多,比道具贵多了,人才当然最贵重。

    周易当然明白这点。

    拿着道具刀,周易穿着戏服,出来看看场景。

    这时外面的雪景已经布置好了,还是长风堂的庭院景观,只是和“血溅长风堂”的那场戏相比,时间不同了,布景要有变化,如今是雪景的戏,而且拍摄时,摄影机的角度会有不同。拍“血溅长风堂”的戏,摄影机肯定是主要对着长风堂的大厅拍摄,但拍今天周易的这场文戏,涉及到庭院劈柴,不是对着长风堂拍,而是对着大门和角落那边的树木拍摄,还要有俯视全景。摄影棚里的树当然是假的,是特制的树木道具,但做得非常逼真,尤其是外表的树皮,真的可以以假乱真,完全看不出来它是假的。

    如果这里不是摄影棚,最底下有水泥地面,周易也会误以为是真的。

    至于周围的雪景,那就更真了。即便是在现场,冷不丁看上去,也未必能分辨出真假。

    徐导演的要求一向很高。

    趁着这段时间,周易还和外面做检查的布景师聊了几句。

    他想知道这些雪是拿什么做的,肯定是高仿真人工雪花,地面上的雪花仔细看去,像是白色泡沫颗粒,当然不可能是真雪。就算最近天气降温,时常下雪,外面真的有雪,但不可能为了省钱,就把真雪拿进摄影棚里来,那不就化了吗?摄影棚里可不冷。那样把摄影棚里搞得多脏啊!显然不能那么弄。

    这种小片子要拍得精致,对镜头画面要求很高,当然不能脏兮兮的,一定要漂亮。

    现场当然都是假雪,假雪比真雪漂亮。

    布景师告诉周易,他们用的都是高分子吸水树脂,就是水凝胶做出来的假雪。剧组前期暂时订购了一吨的货,不够还可以再订,算是一项比较重要的道具支出。毕竟这部片子的雪景很多,后面还要使用,就多订购了一些。其实这种数量不算很多,不是那种海量,海量也用不起。

    这部片子是因为在摄影棚里拍摄,场景小,才可以这样用。

    如果场景很大,或者取外景,耗雪很多,那就不能用这种材料了,要么等下雪天,拍真实雪景,要么就是用便宜货代替。你要铺得漫山遍野,到处都是,真的花不起钱,只能用白石灰,或者是用化肥代替,远景干脆用电脑特效做出来,那样才可以。

    不过要是真用化肥,臭味太重,拍戏太遭罪了,演员只能靠敬业精神硬挺。

    特别是一些电视剧拍摄,肯定不能像电影这样用很贵的材料,都是用化肥。

    演员们肯定很难受。

    走在化肥雪地里,上面空中还喷化肥,落演员一身,演员还要正常演戏,正常呼吸,不能皱鼻子捂嘴什么的,就像是在浑浊的粪水坑里拍戏差不多,什么滋味自己想吧!

    节省成本,就是这样的。

    像前世一些演员,拿片酬拿得太高,剧组没钱用在道具方面,就只能这么节省,拍戏时遭罪的肯定还是演员自己,谁让你拿那么多钱的?如果演员耍大牌,不愿意,剧组又没钱,怎么办?那就只能找替身呗!让替身演,反正替身不怕遭罪,又拿钱少,都能接受,主角干脆回房睡觉,号称温习剧本。于是各种文替武替裸替泳替体操体之类的,都应运而生了,甚至后来都能冠冕堂皇的出现在演员表里了,只见主角后面往往跟着一堆各种助理和各种替身,简直花样百出,恶性循环,效果能好才怪。

    不过眼下这场戏,《独臂刀》剧组采用的是吸水树脂,演员们就很轻松了。

    哪怕是小成本片,但经费够用的情况下,没必要去折磨演员,考验演员的敬业精神,何况导演他们都在摄影棚里憋着,自己也不愿意闻到臭味,染上一堆化肥。

    裘操出来看看,也挺高兴的,拍片不用闻臭味了。

    她对一些业界拍摄手段知之甚详,毕竟学了两年,也有经验,如今见到摄影棚里的情况,自然很高兴,可以轻松拍戏,谁不愿意?搞得臭气熏天,还要忍着,多难受啊!

    事实上,在摄影棚里拍戏,很多工作人员都围在里面,搞得那么臭,谁也受不了。何况后期制作部门就在附近,搞得很臭,大家都能闻到,赵导演他们那边还要不要给《王牌》做后期了?

    这不像在外面取景,空气流通,说不定还能冲淡一些味道。

    棚内取景,不能乱来。

    再说,棚内拍摄,场景很小,摄影棚再大,也大不到哪里去,就算有3000平米,扣除掉一些工作地方,大概2000多平米都是长风堂的整体搭建面积,可不是一个镜头的场景。镜头场景是很小的,但电影在影院放映的时候,可不是电脑上的所谓高清视频,影院大银幕很大,小场景放在大银幕里,可是分毫毕现。这是小成本片棚内拍摄必须面对的问题。就算你在现场拍摄的时候,觉不出场景很假,但放在大银幕上一看,立即暴露,场景做得太假,观众一眼看出来了,当然不行。

    特别是徐导演对电影画面艺术要求很高,就算是小成本片,也要拍得精致,拍得逼真,场景不能假,能多真,就要有多真。这样在放映的时候,观众才看不出假来,才会觉得影片画面精致,镜头漂亮,片方制作精良用心。精致,这是正东小成本片的一贯作风。

    从《五毒门》,到《冲霄楼》,再到如今的《独臂刀》,都是一脉相承,这么保持下来的。如今徐导演来拍,也要按照要求,毫不例外,只能更好,不能更差。不然随便乱拍,不管镜头好看与否,剧本再好,演员再能打,观众未必买账,哪能有如今的高票房?

    在这方面,徐导演确实要求很严谨苛刻。

    对于这点,周易心里非常赞赏。

    正是因为徐导演有这样的工作态度,他才能放心放权,甚至连监制都不用。换成其他导演,正东方面可不会这样放权。这是人家徐导演用半辈子赢得的业界好口碑。

    为了镜头精致好看,画面逼真,像什么白石灰和化肥,自然都不用了。

    按照布景师的说法,其实买工业盐会更便宜一点,但具体效果肯定不如吸水树脂好看,而且盐的吸附性不强,肯定不如专业的吸水树脂,布景的时候会更吃力一点。

    再说,弄演员一身盐,咸了吧唧的,也不太好,反正小场景,花费不大,雪量有限,干脆就买更贵的吸水树脂,这样镜头好看一点,多支出几千华元,不算特别贵。

    周易连连点头,对这个场景非常满意。

    周围地面、房上、树上的雪景,确实布置得非常好看,别具一格。

    这时灯光师已经开始调试灯光了,棚顶的灯光已经调试好了,灯光师又把一圈黄色光晕打在对面墙上和搭建的月亮门那里,好像是想营造出夕阳的那种光晕,处理得井井有条。

    这些技术细节,周易就不用多过问了,有这些专业人士负责即可。

    一切工作准备就绪,接下来,徐导演下令,剧组就要正式开拍了。

    (请力所能及的读者朋友来起~点~中~文~网订阅本书正版,谢谢支持!)(未完待续。)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