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二十八章 古老羿人族(一)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敌方的炮火,真是荒谬至极,待张献忠后期兵败溃退、粮草匮乏时,更是杀妇女腌渍后充军粮。

    频频的战乱,使百姓弃田舍家而逃亡,在战祸最烈的十来年间,稼穑不生颗粒无收,造成饥人相食,因此,川人死于饥馑、瘟疫又倍于刀兵,四川三百万以上人口,仅剩八万人左右,人们四处逃窜,才跑到这原始山区躲避求生。羿人族女子,从那时起再也不敢大张旗鼓地爱美了,人人为保命而不得以丑化自已的形象,又开始在脸上纹画了。”

    “听你们这一说,我们都跟着落泪了,往事不堪回首啊,那都是民不聊生的黑暗岁月,现在好了,黑暗过去了,迎来了光明盛世,那你们后来怎么样?一直就居住于此,从来没想过迁移出大山去?”

    “嗨,我们祖祖辈辈躲进这闭塞的山里,生存条件极差,虽说没有易子而食,但饥寒交迫、民不聊生的境况,还是迫使一些老年人走向极端,他们为给年青人省下食粮、减轻负担,往往采取自杀结束生命。”

    “自杀?结束生命?好死不如癞活着,为什么要选择自杀呢?”

    “不自杀又能怎么样?我们这儿人穷土地贫瘠,庄稼产量低,狩猎也不济,经常是吃了上顿找下顿,为了给小的、少的、年轻的省份口粮,老人们只好选择死亡!”

    “如何自杀的?吃药还是上吊,或跳悬崖?”

    “都不是!不知你们来时看到半山坡那些密密麻麻的小石洞没有?那儿就是自杀的现场!”

    “什么?山坡上石崖边开凿的小洞就是用来自杀的?!”

    “是呀,我们自杀的方式不但独特而且残忍至极,老人们在山坡上石崖边开凿洞口宽、高各仅90厘米的石屋居于其中,下面是正方形,上面是弧形,根本不可能坐直。

    人在洞中,只能像虾米一样躬着身,后脑勺还是卡在洞顶石头上的,在洞底部内侧,有一个奇怪的等边三角形石孔,石孔每边宽约37厘米,孔深约20厘米,边缘锋利,刚好容得下一个成人的头颅,这个石孔是供窑中的老人自杀用的。

    我们把门槽设置在里里,而把门栓设置在洞在外,这样被反锁在洞内的饥寒交迫的老人,看着洞外一望到底的绝壁,绝壁下是无限淼淼的深渊,而远处对岸的小村中,温暖的炊烟正袅袅升起……

    此地,彼时、此情、此景,一种绝望的寒意不由自主地由心底升出,绝望到受不了时便仰身躺下,将头伸进这个石孔中,而他的脖子上方,石棱悬如刀剑,犹如历史那双诡异之眼,闪烁在这个石孔边缘的锋利石棱上,这时,万般无赖、身心绝望的他朝上一顶,锋利的石棱便能帮老人结束生命。”

    听完他们的话,战士和专家们终于明白那些石洞的来历,一个个不胜唏嘘,全身不寒而栗,这个连自杀装置都帮老人设计好了的弃老洞设计者,要么是一位彻底无情的嗜血杀手,要么是一位完全绝望的温情孝子,自杀孔的设计,究竟是对生命极度的冷漠,还是对亲情最后的眷顾?是对无奈命运的屈服,还是对生命尊严的捍卫?

    大家感到一阵悲凉,同样的人,他却生活在那样的环境,历史真是不堪回首。当时的川人血流漂杵、尸骨蔽野的悲惨境况,使得以前物力丰饶的天府之国,一下子变为百里人烟俱灭、莽林丛生、狼奔豕突之人间地狱,在战祸最烈的十来年间,稼穑不生,颗粒无收,造成人人相食,这对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带来了毁灭性的破坏,造成历史的大倒退。看样子,是时候让政府出面动迁他们走出大山生活了。

    专家在与他们的交谈中,还得知他们是有穷氏后羿的后人,在春秋战国时期,由于战乱纷争,迫使这些世居山东们有穷氏民族,为躲避战火不断地迁移,大部分沿长江往上游迁徙至重庆、四川、黔北等地定居,此时恰逢蜀国开明时期,古蜀国国王鳖灵在邛崃东蒙山“登高祭天”,有穷氏便在邛崃一带繁衍生息,他们还供奉这象征后羿射日的红弓白箭,对当时开明的蜀王鳖灵的称呼“布努头”。在该区域度过了生活稳定,事业发展、人丁兴旺的相当长一段时期。

    专家们点头认可道:“邛崃市的天台山,古名就叫东蒙山,现已纳入四川省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的范围,似与‘哥摩’有关。天台山为古‘邛’族生息繁衍之地,难道古‘邛’族是上古时代的后羿的后裔?邛族的‘邛’与有穷氏的‘穷’相通?”

    羿人族老者答道:“我们祖辈在邛崃市临邛镇南河岸边的十方堂邛窑居住过……,明朝张献忠剿四川的时候,我们才逃往如今这深山洞穴里来的,算起来,也有几百年历史了。”

    考古学家柳青芜这才联想起来想到,当年在十方堂邛窑遗址出土的邛瓷文物中,纹饰多为草叶、花卉、云气、斑点、鸟虫和几何纹,不少纹饰与今天洞中羿民后裔的蜡染图案有着多么惊人的相似呵,难怪刚进洞时,看到凉衣杆上衣服图案总觉面熟,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识过,谜底原来就在这里。

    东周春秋时期周烈王姬喜八年(前368年),开明氏蜀国灭昔阝、平周二国,蜀王杜尚封其弟为汉中侯置藩属苴国(国都位于今昭化区石盘村,辖管原昔阝、平周二国领地),宣布苴国成立。

    苴国对内积极发展生产,对外示好当时强盛的巴国,时常与巴国联合抗蜀,而渐成为西南地区的一个与当时开明氏蜀国、巴国齐名的强国,领土也有所扩张,辖管范围大致今四川绵阳的梓潼县、广元的剑阁县、青川县、利州区、昭化区、朝天区、旺苍县、苍溪县、甘肃陇南的康县、陕西汉中的宁强县、略阳县。苴国君主虽被蜀王封为汉中侯,但始终没能真正坐领汉中,汉中褒地曾先后为巴、楚、秦三国占领。

    战国时期周慎靓王姬定六年(前316年),蜀国击退巴国来犯军队,得势的蜀王决定伐苴另立新苴侯,苴侯求救于秦,蜀王也派使者与秦结盟,目的是不希望秦干涉苴政,但狡诈的秦惠王嬴驷收了二国的礼物后,派张仪、张若、司马错率队走石牛道(今剑阁金牛道/剑阁道)灭蜀吞苴,蜀王身死,苴侯被废,蜀太子逃到彭乡(今彭州)被捉。

    《本蜀论》记载惠文王用计灭古蜀:“秦惠王欲伐蜀而不知道(路),作五石牛,以金置尾下,言能食金,蜀王负力,令五丁引之,成(蜀)道。秦使张仪、司马错寻路灭蜀,因曰石牛道。”秦惠王任蜀太子为蜀侯,张若为蜀相,置蜀郡。宣告蜀、苴二国灭亡。苴国共存在56年。

    羿人族继续讲道:“在秦、汉时期,我们们祖先已迁往黔地并建成且兰小国,‘旺阵’在黄平县西之老黄平且兰……”

    战士李剑秋、阎新宇听不懂,问“旺阵”是什么意思?

    动物专家章含烟就代为解释道:“旺阵,汉译就是‘皇城’、‘皇帝的家’或‘皇帝居住的平坝、地方’之意,且兰古国故都就在贵州凯里西北部的黄平旧州古镇,且兰,就是遍地居住的是革家兰氏居民的意思,所谓‘且兰国’,实为‘蓝家居住的国家’之意,而蓝姓又是革家的大姓,长期为革家的首领。”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